公司新聞
聯系人:俞經理
電話:025-85581709
手機:13809042500

掃描二維碼
關注科進公眾號
胖子減肥要靠瘦子“感化”?
作者:南京科進 瀏覽:84 發布時間:2015/12/24 10:20:38 霧霾紅色警戒了,車輛又限行限號了,官方建議減少室外活動,一個事實不容忽視——少吃多運動控制卡路里的神話眼看破滅,腰圍瘋長。
話說“少吃多運動”,就像減肥界的一個魔咒,讓減肥的人時而無比虔誠,堅信控制卡路里就能控制體重,時而又充滿了矛盾的掙扎——為什么有的人怎么吃都不胖,有的人喝涼水都長肉?!
告訴你吧,那是因為人們曾經一廂情愿地認為,攝入和消耗是這樣的:
但實際上,吃進去的東西在排出來或消耗掉之前,在體內經歷的過程,可沒這么簡單——數不勝數的生物化學反應,各種途徑通路、各種酶和受體,還有更多的各種尚未發現的秘密。換句話說就是,不知道哪個環節的一個什么偏差,就會影響你對脂肪和能量的代謝,脂肪分解酶和誘發肥胖的細胞內毒素還真說不好哪個起作用呢!這么一說,近來常常忍饑挨餓跑斷腿的你,可能想靜靜了。
無菌鼠與雙胞胎
那么,想減肥究竟該從哪入手呢?
話說,那是1845年,法國有個叫巴斯德的說,離了菌人活不了,還不只人,動物植物也活不了。你如果覺得巴斯德陌生,那么巴氏殺菌奶你肯定喝過,沒錯,巴氏就是巴斯德。
然后,1945年,美國圣母大學的雷尼耶就在實驗室人工繁殖了一批無菌鼠,不為別的,就為了證實他很牛,當然也有可能雷老師有潔癖。所謂無菌鼠,就是腸道內外,全身上下都沒有菌,嬌貴的很,在普通環境下是難以實現的。
到了現代,2013年,美國華盛頓大學的Gordon教授往雷尼耶發明的無菌鼠體內安置了人的腸道菌群。注意,這個實驗里的人,可不是一般的人,是雙胞胎,而且不是普通的雙胞胎,是一胖一瘦的雙胞胎。
實驗過程是這樣的:將胖瘦兩位雙胞胎的腸道菌群分別注入兩只無菌鼠體內,然后給兩只無菌鼠喂食同樣的健康飲食,一段時間后,實驗結果是,兩只原本肥瘦一樣的無菌鼠,成長為一個胖一個瘦。
有沒有發現肥胖的罪魁禍首?同樣喂健康飲食,接受了胖人菌群的老鼠,義無反顧地成了個胖老鼠。現在你大約知道為什么有的人喝涼水都會胖了。
而無論是吃高脂飲食還是健康飲食,無菌鼠就是不會發胖。
這下你可能開始想,我為什么不能是無菌的呀?
首先無菌這個事情得從分娩那一刻就開始控制,你已然倒不回去了。就算你可以穿越到N年前那個風雨交加的晚上,那么好,理論上用科學技術可以實現你成為一個無菌人。但是,要維持無菌狀態就得與世隔絕,還得注射因為沒有菌的參與而無法合成的營養元素,所以,這條減肥之路還是不現實。
瘦子可以“感化”胖子有沒有切實可行的辦法呢?進一步研究看看:
無菌鼠和雙胞胎的實驗繼續,把前面實驗中得到的胖子鼠和瘦子鼠放在一起養,喂健康飲食的時候,喜訊傳來,胖子變瘦了。同籠飼養,老鼠們的腸道菌群會互相感染,而且瘦子菌群感召力更強,它“感化”了胖子。
這個故事或許告訴我們,要經常跟瘦子一塊吃飯,最好是互相喂飯。
而另外一組無菌鼠,喂高脂飼料的,即使同籠飼養也無濟于事,胖子始終是胖子,瘦子呢,人家依然是安靜的美瘦子。
說到這兒,似乎該結束了,可是等等,我們總不能光依賴于身邊的瘦子來減肥,單身狗怎么辦?周圍全是胖子怎么辦?所以,科學家還說了,腸道菌群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低脂肪高膳食纖維的飲食結構能夠把胖子的腸道菌慢慢轉變為瘦子腸道菌。
你以為我今天跑題了,其實說了半天只是想告訴你——跟吭哧吭哧計算攝入的卡路里數量比起來,飲食結構更重要。
相關標簽:顱內多普勒
上一篇:健康生活可減少三分之一患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