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聞
聯系人:俞經理
電話:025-85581709
手機:13809042500

掃描二維碼
關注科進公眾號
腦血管疾病風險評估的高風險因素
作者:科進整理 瀏覽:237 發布時間:2020/10/28 16:17:22人過中年就進入了心腦血管病高發的年齡段,這種致死致殘率非常高的疾病不僅會使生活質量大打折扣,也是目前危及生命排名第一的疾病。但心腦血管病是可防可治的,把預防工作做在前就完全可以阻止減少它的發生,比如說你腦血管會不會發生堵塞或破裂,自己就可以做評估。
評估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下腦血管病比如腦梗塞、腦的出血是如何發生的?這兩種嚴重后果發生的病理基礎是腦血管發生了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形成,使得腦血管變厚變硬,不僅管腔狹窄使血流減少,還能在脆性增加無法承受血流的壓力而發生破裂,尤其是血管上的斑塊發生破裂,其中的粥狀脂質物暴露在血液中,會吸引大量血小板聚集在一起形成團塊即通常所說的血栓,血栓在瞬間就可堵塞血管中斷血液引起腦組織壞死,導致非死即殘的嚴重后果。
因此,導致腦血管病發生的原因主要分兩大類,一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形成,二是刺激病變血管斑塊破裂形成血栓或直接破裂。事實上,這些因素不是單獨存在的,對這兩個環節同時起著不良作用,綜合起來按照在腦血管病發生中作用的大小主要有幾個原因,可以據此做自我評估。
一、高血壓
這是排在首位最危險的因素,不僅會損傷血管內皮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形成斑塊,還可能吏斑塊及血管不堪高血壓的壓力而發生破裂,導致血栓形成、血管破裂。因此無論年齡大小都應當將血壓至少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中青年還應力爭控制在120/80mmHg才會將血管病變的風險降到最低。
二、久坐不動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久坐不動是導致全因死亡率不斷升高的獨立危險因素,缺乏運動使得血液循環緩慢、血管收縮功能下降,在血壓不斷長高的同時,緩慢的血流給脂肪的沉積創造了條件,血管病變不僅容易發生且一旦有稍重的體力活動或運動或情緒的波動等,就可能導致嚴重后果的發生。因此,每天應做到進行30-45分鐘可出汗的運動鍛煉。
三、超重肥胖
這是體內脂肪大量過剩堆積的結果,不僅大大增加了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的風險,且全身組織器官尤其是血管周圍大量堆積脂肪增加的壓力,加重了組織器官的負荷,血壓也會不斷長高,脂肪的沉積更便利且更容易引發炎性反應導致脂肪粥樣化變性。因此人到中年的人,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體重,尤其是腹部脂肪絕不能過多,男性要將腰圍控制在85cm、女性要控制在80cm。
四、血脂異常
高血脂通常不會有任何癥狀表現,但在血管病變的發生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這一項,研究顯示:低密度脂蛋白超過2.1mmol/L時即會啟動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的過程,因此人到中年后應當盡可能將其控制在較低水平,如果已經發生的心腦血管病則低密度脂蛋白還應進一步控制在1.8mmol/L以下。
五、吸煙飲酒
眾所周知煙草中的有害物質不僅會刺激損傷血管內皮,成為血管病變發生的基礎,而且一旦有斑塊形成,吸煙還可能對斑塊形成刺激使之受損破裂;飲酒產生的代謝產物乙醛等與煙草對血管的刺激相似,都是導致心腦血管病發生的危險因素,因此戒除煙酒是必須要做到的。
六、糖尿病
高血糖長期得不到有效控制或血糖的波動,使血管內皮長期遭受侵蝕而易于受損,所以有句話說“糖尿病所有并發癥歸根結底是血管的病變”。因此人到中年盡可能以空腹血糖小于5.6mmol/L為目標,有糖尿病的人則應將空腹血糖力爭控制在6.1mmol/L以下,餐后2小時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6.5%以下。
七、心臟病
如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可能導致房顫的發生,尤其是老年人發生房顫時可能沒有癥狀表現,卻可能在心臟中形成血栓隨血運到達腦血管引起腦梗塞的發生。因此有心臟病的人應積極治療、做好定期復查,避免心源性腦血管病的發生。
以上七條就是造成腦血管高風險的常見因素,如果自我評估后發現自身患病風險較高,不妨到到專業的體檢中心做個健康體檢,經顱多普勒檢查作為常見體檢項目,能夠根據腦血流速度的高低來評定血流健康狀況。南京科進推出的kejin品牌超聲經顱多普勒血流分析儀,能無創傷地穿透顱骨,其操作簡便、重復性好,適用于各類醫院、體檢中心和鄉鎮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