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聞
聯系人:俞經理
電話:025-85581709
手機:13809042500

掃描二維碼
關注科進公眾號
骨骼的營養成分分別起到什么作用
作者:互聯網 瀏覽:502 發布時間:2021/1/12 17:20:18骨骼是支撐人體各器官的主要物質,骨的生長與離不開人體營養物質。骨骼的營養成分有哪些,又分別起到了什么作用?下面骨密度儀廠家南京科進為大家介紹相關知識。
一、骨骼"支撐者":鈣
人的骨骼是"活"的,當鈣攝入不足時,骨骼中的鈣就會釋放到血液里,以維持血鈣濃度,導致骨密度越來越低,骨質越來越疏松,進而引發骨折、骨質退行性增生或兒童佝僂病。
二、骨骼"混凝土":蛋白質
骨骼中,22%的成分是蛋白質,主要是膠原蛋白。有了蛋白質,人的骨頭才能像混凝土一樣,硬而不脆、有韌性,經得起外力的沖擊。蛋白質中的氨基酸和多肽有利于鈣的吸收。如果長期蛋白質攝入不足,不僅人的新骨形成落后,還容易導致骨質疏松。有研究發現,不愛吃肉、豆制品,長期缺少蛋白質的人,容易發生髖骨骨折。
三、骨骼的其他營養成分
除了鈣和蛋白質,骨骼的健康還需要維生素D、鉀、鎂、維生素K等營養元素。維生素D能促進腸道鈣吸收,減少腎臟鈣排泄,源源不斷地把鈣補充到骨骼中去。如果缺少維D,骨頭的硬度會降低,形成"軟骨癥"。在新骨的形成中,鎂起到重要作用,骨骼中鎂的含量雖然少,可一旦缺乏,會讓骨頭變脆,更易斷裂。鉀能維持酸堿平衡,參與能量代謝和神經肌肉的正常功能,這對于骨骼的生長和代謝也是必不可少的。
正是靠著以上這些營養成分的充分參與,人體的骨骼才能健康成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可適當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同時,還需保持經常運動鍛煉的習慣,加快骨骼營養代謝。對于50歲以上的人群,建議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檢測,盡早發現骨質疏松的患病風險。